第(3/3)页 “3万。” 坐在一旁休息的人当中,一个人就回答了一句。 他们此时听着周江和说话,就像是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。 “对呀,一个冬瓜卖到100多元,那么一亩地卖到3万元,我们今年种冬瓜种了20亩地,而且还是两个品种,一个大冬瓜一个毛冬瓜,到时候就看价格了,而且在我们那个市场如果出售的话,其他的地方都来拉我们的冬瓜,剩下一些畸形的,就都送到饭店食堂了。” 屋子里边静悄悄的都在听着周江河说。 这些人都惊呆了,原来他们每天是弄的冬瓜,竟然是,能卖到100元钱一个冬瓜够他们干上10天的活一天才赚15块钱的工钱,天啊,这差距也太大了。 冯长江一边喝酒一边听着周江和说他,就一直点头看来这种经济作物比自己养鱼还要赚钱啊,人家几亩地就能赚到几万元,自己养鱼呢,一天天起早贪黑的做了一个风湿病不说,赶上价钱好了才能赚上个几万,这差距也真是太大了。 看着这400多亩地,哪一片地都是金钱呢。 冯长江也真是无限的感慨了。 一个夏天忙忙碌碌的就过去了,来到了秋天杭椒开始采摘了,每天有10个人,开始摘杭椒,杭椒要长到一指多长,这样就可以采摘,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,因为市里人对杭椒的质量是很有要求的,所以他们在摘的时候,周江和一再的强调,还拿了一些样品给他们看,自己亲自摘了几个,让他们就按照这样的标准去摘。 摘一些的辣椒用袋子装好,然后装进车里边,运到周江河的市场。 市场里面来了一车新的行销,这些个商户都纷纷过来围住车问价钱。 “这香蕉这么新鲜,多少钱呀?” “现在市场价是每斤5元钱。” 这杭椒是非常名贵的,皮薄鲜嫩,非常适合饭店用,在大型的饭店,他们一次性包席就用下一二百斤。 所以这些个商家见到了行家,每个人都要拎回两袋子,万一有来上货的,顺便就拿走了5元钱一斤,这也不见贵杭椒最贵的时候,春节期间要卖到七八元一斤。 江松开着车把十几袋行胶送到了这里,立刻就给这些商家销售下去了,在给李凤送杭椒的时候,李凤还特意的打听了周江和地里边的情况,轻松一一的说了,李凤当时就定下来了,不管地里边有什么,只要种的都要给他送一些来,货物只有全了才能招人,这样上货的才能多。 既然是老乡,总要有照顾的一面江松,每次都是把车停在李凤的门前拉来的东西,先让李凤挑足了,然后再给大家分下去,能有这样的货源,把菜市场里面的商户可乐坏了,这么多地的货源呢,想要什么基本上都有。 辣椒,茄子,豆角,黄瓜,小葱,白菜,每一天都会往这里头不断的运输。 “老板给我来一车白菜,我一次要1000斤,你一次给我拉来那100斤200斤都什么事儿不解决问题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