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过,这些全都并不说明小婴儿已稳定下来。他依然凶险,依然需要闯关。 到出生的第28天,婴儿发生颅内出血,并且,迅速地从一级到了二级。 穆济生对孩子父母说:“小孩子的恢复能力是强大和惊人的。一级二级的脑出血一般不会有后遗症。不过,如果发展到三级四级,尤其是四级,我们会建议放弃。” 孩子妈妈泪流满面:“我们不想放弃!真的真的不想放弃!!!求求您了,穆医生!!!” 穆济生说:“我会尽力。相信孩子是坚强的。” 结果是,两天后,经过宝宝还有医护两方面的共同努力,颅内出血被止住了。 穆济生则对孩子父母说:“他真的很坚强。” 因为症状以及数据,穆济生认为宝宝的颅内出血也许与动脉导管未闭有关系,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。足月儿出生不久这根导管就会闭合——胎儿不用呼吸空气,血液不必流经肺部,可出生后,血液需在肺内氧合。可早产儿动脉导管发育较差,闭合也差,这样,氧合过的一部分的血液就会流回肺部。动脉导管未必常常导致血压不稳,进一步导致肺出血、颅内出血、胃肠出血等等等等。 穆济生并未使用更常规的吲哚美辛,因为宝宝有过颅内出血,说明脑血管十分脆弱,而吲哚美辛的副作用包括导致颅内出血,布洛芬相比吲哚美辛会增加胃肠出血的风险,但降低颅内出血的风险。穆济生并不想手术,不想做床旁动脉导管结扎,他很担心小婴儿他抗不过第三次创伤。 都是赌。 幸好,他们这次又赌赢了。 布洛芬起了作用。用药四天后,小婴儿的动脉导管闭合了。 穆济生对父母说:“他是真的很坚强,我敢肯定。他很想活。你们以后可以告诉他,他一出生就是好样儿的。” 孩子妈妈再次嚎啕。 ………… 此后小婴儿的身体状况慢慢慢慢稳定下来。 一直到了最小患者出生后的第49天,新的问题才又出现——他下不来呼吸机! 对于超早产儿,医院通常会先使用有创呼吸机,再使用无创呼吸机,最后撤机。 可是这次的小婴儿严重支气管发育不良,无法拔管。 这个也是长时间机械通气很常见的副反应,死亡率也比较高。 新生儿科试了两次,都撤不下来,一撤就是血氧狂掉。 “怎么办啊,”晨间会议上,姜医生着急地问,“49天了啊,还不能脱呼吸机!可时间越长发育越差!”这样下去,不仅仅会发生支气管发育不良本身导致的问题,比如肺出血等等,还会因为呼吸机的长期使用而发生新的问题,比如感染、肺炎、眼角膜病变……而其中很多又会加重支气管发育不良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 另一人道:“可是该用的药全用了,穆医生已经在能用药的第一时间就用药了,维生素a、咖啡因、抗生素、地塞米松,利尿和扩张也上了……还是没有太大作用。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已经很久没降下来了!而且,地塞米松不能再加了。” 大主任也望向了穆济生。 穆济生手敲敲桌子,突然问:“我记得……患者妈妈好像保存了脐带血?没错吧?” 姜医生愣了愣,回答:“好像是吧?” “这样……”穆济生的右手食指无意识地摸摸下唇:“国外最近有些研究。用干细胞来治疗严重支气管发育不良……结果还不错。我想,我们可以试一试这个全新的疗法。” “???”众人都问,“干细胞治疗???” 真的靠谱吗?这个东西闻所未闻! “对。”穆济生一拍桌子站了起来,“动物实验人类实验全都表明这个疗法对bpd是有作用的。干细胞能自动补到需要它们的地方,对抗炎症、发育器官。我们可以试一试。”顿了顿,穆济生又道,“我先看看国外论文,确定一下干细胞的量。我等下将相关论文发送到大家的邮箱,我们可以再做讨论。” 众人又齐刷刷地看向了大主任。 大主任用自己手机也查了查国外论文。他早年间留学美国,英语阅读非常不错,所以很快就拍板定夺了:“结果好像是还不错。那就这样吧,死马当作活马医吧。小姜,联系一下脐血库,调强强的干细胞来。再联系一下血液科,叫他们也派个医生来。” 姜医生一听到“尝试尝试新的疗法”,也宛如是打了鸡血似的,道:“好的主任!好的穆医生!我们尝试这新的疗法吧!” 接下来的几天当中穆济生查阅了大量文献,最后根据婴儿体重输入了1.510^7的间充质干细胞。而小婴儿接下来的巨大变化令人欣喜,他一天天好了起来。 在小婴儿“强强”出生后的第55天,穆济生拔管撤机,改为无创。 他再一次挺过来了。 而这时候宝宝已经艰难突破28周“大关”。过了28周的孩子,只要没有突发意外就肯定能存活下来了。 小宝宝的父母还有nicu所有医护各个都是阶段性地长长长长松了口气。 太不容易了。 对激动的孩子父母,穆济生温和地说:“以后,他如果对这个世界累了、倦了,你们同样可以告诉他,他曾为了活下去付出过怎样的努力,曾为了活下去创造了怎样的奇迹。” “好的,”孩子妈妈回答说,“我们会叫这个孩子好好学习好好工作,报效国家报效社会,别辜负了自己,也别辜负了你们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