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想来等闲三五年是解决不了的。 “代数上面留下的那几道题目还能看得见,摸得着,有一点点思路。 但是这次这个几何居然全都是开放性题目? 哎!这下可麻烦了!” 嘴上这样抱怨着,但是姜子淳心中却对数学这个科目有了无限的信心与希望。 这下谁再说数学的路是有尽头的,有的是人反驳。 粗略的看到这里,姜子淳正准备继续拜读。 不过此时她突然抬头看了看窗外,此时夜空中繁星密布,拱卫着高空中那弯弯的月牙儿。 她用【上应天时】感应了下时辰,这才发现时间居然已经来到了丑时,来到了后半夜。 这确实已经很晚了。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,姜子淳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困意。 或许是那本《几何》书太过于迷人了吧! 在窗边欣赏了一会儿迷人的月色,姜子淳往床边走去。 “继续!今天我一定要把这本书通读一遍。 明天的话,再细细研读。” 刚躺回床上,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。 “对了,我明天貌似还有课呢。” 沉吟了一会儿,姜子淳唤出【青鸟神通】,给自己的学生一一去了一条消息。 说从明天开始先独自自学《几何》,等过几天再聚集一起探讨。 发完信息后,她也给院长和古大师去了一条消息。 结果没想到她才刚发完,就有几只青鸟飞了进来。 “看来大家都没睡啊!” “好了,一切搞定!我要继续战斗了!” 给自己打了打气,姜子淳平躺在床上,闭上眼睛,意识却进入了灵魂空间。 挑灯夜读。 不对,灵魂空间里面是不需要灯的。 应该说是彻夜奋战。 此时,这本书已经到了后半部分,也是前言所介绍的“演绎法”部分。 所以姜子淳格外的认真。 毕竟能让佚名大师用半本书来讲解一种方法,这种方法的价值肯定是毋庸置疑的。 开篇介绍: 此部分主要讲解的是演绎法在几何中的运用。 是通过少数几个有限的定义和公设为基础,来推演出一些结论和推论的演示过程。 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,也可以自己定义公设,从而推演出其他的结论。 另外关于它的应用,除了可以提升修为以外。 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定义和公设看成是对一种空间的定义,本书的这种空间就可以叫做欧式空间,或者欧式几何。 (致敬《几何原本》还有欧式几何。额,主要是想不出其他的名字) 此时呢,如果我们在现实中见到符合此类空间定义的研究对象的时候,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运用此空间后面的结论部分。 因为只要符合空间的定义,那么后面的相关结论就可以很自然的推理出来。 而且因为逻辑严密的原因,它后面的结论也是必然正确的(当然,要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),那么此时我们不是可以省很多事了嘛? 甚至也可以提前研究,最后去再找它的实际意义。 在此,笔者也衷心的希望各位能好好学习,最好将来能见到不一样的空间定义,比如“王氏空间”、“李氏空间”…… 想想都觉得很美妙,是不是? 读到此处,美不美妙姜子淳不知道,反正她是瞬间热血沸腾了。 将来自己要是出一个“姜氏空间”,那还得了? 特别是一想到后人们还要学习自己的“姜氏空间”,姜子淳更是激动万分。 “不过这么说,这位佚名大师是姓欧喽!” 想到此处,姜子淳心中升起了一抹担忧。 “大师这次不会真的要暴露了吧?” “不会的,不会的!” 尽管心中这样想着,姜子淳嘴上还是不住的安慰着自己。 她是既不想大师遇到危险,也不想失去这美好的“数学”。 多本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