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大魏群臣们争论之际。 殊不知,有一双眼睛,正将注意力降临于此,将在场所有人的言行尽收眼底。 曹爽完成仪式加入了领地。 他已成人族领统治之下的子民。 杭羽当然可以曹爽为锚点,通过领主视角观察周围的环境。 贾诩的气运能力实在是太好用了,以至子民都混到一大群BOSS中间,这群大小BOSS们都没能识别其身份。 永夜帷幕效果并不是绝对的。 如果在场有人位格超过贾诩,或有其他可以抵消永夜帷幕的手段,那么依然有能力感应到曹爽身上的群星气息。 但这几乎不可能。 贾诩已经是深渊君王位格。 这个地方不可能出现君王位以上的存在。 永夜帷幕是顶级的紫色气运技,除非有人具备橙色水平的感知或洞察手段,否则想要破除永夜帷幕将难于登天。 所以。 只要曹爽不犯蠢。 无论如何也不会暴露自己。 “这就是大魏君臣吗?倒是比想象中更有意思一些!” 杭羽通过领主视角,目光在大魏天子曹叡,以及文武群臣身上扫过。 不得不说。 这批人的实力高于预期。 首先最值得关注的是形态严重扭曲、疑似已经受到严重污染而畸变的大魏天子曹叡。 他不仅是大魏天子。 更是大魏隐藏最深的存在。 杭羽通过曹爽,只能判断曹叡,至少有深渊君王位阶,至于到底有多强无从判断。 可以肯定。 不是普通君王位强者! 他搞不好才是大魏最难缠的存在! 杭羽目光随后在几十位文武群臣身上扫过。 这里聚集的任务,就是大魏最强的底蕴,其中确实没有一个泛泛之辈! 只有少数深渊统帅。 这些深渊统帅大多很年轻。 他们的名字普遍也没听说过,大概率并非历史人物,而是进几十年崛起的土著新贵,论潜力与资质并不在老人之下。 只有其他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,他们能活到今天没有一个泛泛之辈,所以清一色都是四阶霸主。 大司马曹真除外。 他是又一位君王单位。 虽然杭羽没有亲自降临,无法清楚感知到曹真的实力,但直觉感觉曹真并非初入君王位格,他的底蕴要比文鸯强得多。 不愧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! 曹真外表也不算大,最多也就四十多岁,其身材魁梧雄壮,留着浓密的胡茬,双目精光闪烁充满威慑,犹如一头愤怒的雄狮。 杭羽的注意只停留了小片刻就移开了。 因为曹真、曹叡这种君王位格存在是非常敏锐的,哪怕是在通过领主视角观察,时间一久也可能会被感觉到。 杭羽目光再其他重量级人物身上扫过。 正如提前了解到的情报一样。 大魏臣子分成两派。 一派为宗族派,一派为外臣派。 宗族派有曹真、曹爽、曹宇、曹芳、曹肇等,目前呆在领地的秦朗、夏侯献也属于这一派,无不是与天子沾亲带故的人物。 外臣派成分更加复杂,其中还可以细分出好几个派别,更像是一個联合起来与宗族派对抗的政治联盟。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有。 大将军张郃! 司空、尚书令陈群。 太尉蒋济、司徒董昭。 当然也少不了廷尉、征西大将军满宠。 曹魏人才比想象中多些,只是不知道最后能有几人为领地所用。 目前抓到了张郃、满宠。 杭羽对剩下这些人也非常感兴趣。 陈群不必多说,此人乃是历史名臣,稍微对三国演义或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听说过他。 名将谋士。 领地都有。 现在独缺名臣。 至于蒋济、董昭? 这两人名气不算太大。 可却也是曹魏历史上非常有份量的名臣谋士。 从史书评价就能看出这一点。 各大正史将“程昱、郭嘉、董昭、刘晔、蒋济”五人并传。 蒋济、董昭能与郭嘉、程昱同传。 足以说明二人能力。 这两人都是谋士类型的人物,虽然水平和天赋肯定比不上贾诩,但想必也能为领地带来不小的增益与好处。 杭羽不禁感慨。 这么多栋梁之材。 不知最后能有几人为领地所用。 他会尽量给人才一些耐心与机会,可如果这些人可能会成为不稳定因素,或者难以收服,他也不会浪费时间。 领地开拓和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 只要人族领还在深渊开拓。 就不可能缺人才。 杭羽不动声色,他呆在自己的城堡里,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远程看戏。 张郃叛变。 这个大新闻。 正引起了激烈的朝争。 中书令孙资:“简直是一派胡言!” 中监书刘放:“大将军大魏肱股之臣,多次为国出生入死,岂会无缘无故叛变投敌?!” 外臣派显然不会轻易接受。 一方面出于对张郃的了解与信任,一方面则是主观上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。 张郃是外臣派最重要的人物之一。 一旦被扳倒。 外臣派的声势将大减。 从此恐怕要被宗族派压得抬不起头。 宗族派众人担任也知道张郃的重要性。 正因如此他们此刻也是抓住机会疯狂落井下石。 一旦没有了大将军。 陛下就只能依仗大司马了! 曹叡坐在怪树王座之上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四面八方无数干尸枯骨颤动不止,却是体现出了此刻内心中的狂躁与愤怒。 见双方还吵个不停。 大司马曹真沉声喝道:“肃静!” 刹那间,一股势如海啸、炽烈如火的威压笼罩全场! 哪怕是陈群也感觉到巨大的压迫感,其他正在争吵中的人更是立刻闭上了嘴巴。 “陛下!” 曹真对皇帝抱拳行礼。 “此事还有诸多蹊跷之处,当务之急必须确认当地情况。” 曹叡面色依然阴沉。 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。 “不用了,朕已经感觉到了,有强烈群星的气息,正在北方出现,这一点做不得假。” 陛下的手段。 在场无人不知 陛下都如此肯定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