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心累的杨廷和-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次日,杨慎踏上了去南直隶就职的路……
    再一日,杨廷和在早朝上对张璁一通贬损,同时,公开弹劾皇帝为国选贤的态度不端正……
    朱厚熜人都傻了。
    不是,我刚让你儿子去南直隶做侍郎,你就给我玩这个?
    得了便宜还卖乖?
    欺朕太甚!
    朱厚熜勃然大怒,狂摔纸镇……
    幸赖,他那脾气暴躁的堂哥朱厚照规定御案改用木制纸镇,不然,又会有两块极品美玉被糟蹋了。
    朱厚熜有心计、有城府,可也有冲动、有血性。
    这与他的年龄有关,毕竟也才十五岁的少年,被老杨头一通明里暗里的骂,哪能心平气和?
    他不是没挨过骂,事实上言官经常骂他。
    可杨廷和不一样,他权柄极大,他骂皇帝代表着风向标。
    果不其然,杨廷和带了头,六部九卿随即跟进,一股脑的倾泄不满,顺便要求皇帝罢免张璁。
    同时,还把朱厚熜的那些明里暗里的小动作,全摆到了台面上,进行鞭尸……
    朱厚熜被骂到破防!
    可即便如此,他也不能如何。
    这么多举足轻重的大员,他可没魄力一下全治罪,真若那样的话,他没办法收场!
    于是,
    他认怂了。
    不过,他只认怂,不认错。
    罢免张璁是不行的,朕也不计较你们骂朕,朕只是被你们骂的生病了。
    与其整日挨骂,不如躺平歇歇,这是朱厚熜破防之后的感悟。
    如此,倒也真的切实有效。
    皇帝抱恙在身,还能如何?
    难不成抓着太医脖颈子,去乾清宫当面对峙?
    真要是那样的话……可就跟造反没区别了。
    红线在哪儿,这些人门清,自不会做出找死的事。
    不过,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治不了皇帝了,比如……请辞。
    这时代,请辞不是真的想辞职,而是逼迫皇帝妥协的手段!
    皇帝自然也明白,可皇帝亦不敢假戏真做,因为这是集体请辞……
    朱厚熜妥协了,罢免了张璁的内阁大学士之职,不过,这也激发了君臣二人的同仇敌忾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