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状元杨慎-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如此年纪,如此才具,如此胆识……假以时日,定可成为国之栋梁。
    李青不禁想起昨日李东阳的话:杨慎有头甲之姿。
    确实有!
    官场从不缺守旧之人,难得有人不固步自封,勇于向前,自当爱护、呵护。
    杨慎并非在夸夸其谈,只是他没涉足官场,对政治妥协没有深刻认知罢了。
    可若杨慎这样的人能够多一些,政治妥协便会少一些。
    李青放下试卷,问:“你觉得这份答卷如何?”
    “朕很满意,当得头甲。”朱厚照亦不掩饰赞赏,道,“以这份答卷的质量,以王华的操守,即便朕冷眼旁观,杨慎亦不会被埋没,头甲板上钉钉,不过是名次问题罢了。”
    李青颔首:“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一向都是皇帝定,说直白些,这是皇帝主观决定的,状元未必高过榜眼,榜眼未必不如状元。”
    朱厚照沉吟道:“朕若给他个状元,你以为杨廷和会不会受攻讦?”
    “大概不会。”李青轻轻摇头,“李东阳、王守仁、王华……,乃至在绝大数人的认知中,杨慎都极负才学,名气早已打响,盛名之下得状元,符合心理预期。”
    李青笑道:“朝廷取士,取的是有能力者,岂可为了避嫌而避嫌?”
    “这倒也是……”朱厚照沉吟道,“嗯…,今年这状元就他了。”
    李青含笑点头。
    …
    审阅考卷用了大半夜,接着,二人就忙着糊名,直到早朝时分,才总算搞定。
    李青回去睡了一天一夜,再次醒来时,已然放榜。
    结果跟他和朱厚照评阅的大差不差,头甲三人全中,二甲亦中了七成,足见科举还是相对公平的。
    杨慎毫无意外的中了状元,风光无限。
    同时,随着放榜,京师的才子经济攀升至绝巅,诸多才子都成了酒楼的座上宾。
    对此,朝廷并未强加干涉。
    唐代孟郊有诗云: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
    长以十数年,数十年的寒窗,无数日夜苦读,一朝金榜题名,自当春风得意。
    这是福利,是回馈,是对其他学子的激励……
    杨慎更是声名大噪,较之当初唐伯虎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    准确说,远在唐伯虎之上。
    唐伯虎少时成名。杨慎也少时成名,且是在京师成名。唐伯虎中了会元,杨慎中的是状元。
    况且,杨慎还有个内阁大学士,准首辅的爹!
    可以预见,这颗政治新星正在冉冉升起……
    ~
    pS:请假一天。(づ ̄ 3 ̄)づ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